華人財富家族興衰:陳嘉庚女婿顯赫 香港世家遠去(2)
黃仲涵被視為張弼士之后而早于陳嘉庚的一代巨商代表。他的父親黃志信是 創(chuàng)一代 ,1866年在爪哇創(chuàng)立建源公司,在中國和印尼之間做特產(chǎn)貿(mào)易,后成為較大的商人。黃仲涵繼承了父親的公司和財富,投入大量資金發(fā)展糖業(yè),引入現(xiàn)代設(shè)備,聘用西方管理人員,迅速成為一代 糖王 。此后,他又進軍銀行業(yè)和航運業(yè)。
1924年,58歲的黃仲涵病逝。他妻妾成群,子女眾多,多達數(shù)十位,最小的兒子在他去世后方才出生。在選擇接班人的方式上,黃仲涵效法父親。當初,黃志信選擇黃仲涵接班,但對其他兒子給予了可觀的遺產(chǎn)。黃仲涵同樣選擇了兩位兒子進行培養(yǎng),分別是黃宗宣和黃宗孝,另有6個兒子可以參與家族企業(yè),其他兒子則獲得了數(shù)額不菲的一筆遺產(chǎn)。
不過在公司面臨困境之際,黃宗宣主動退出家族企業(yè),打擊了家族信心。更致命的是,1950年,家族企業(yè)的掌舵人黃宗孝因心臟病突發(fā)病逝,時年僅45歲。此時,黃氏家族盡管家大業(yè)大,卻無人能扛起整個家族的重任,導致家族成員分崩離析,各自為王,猶如春秋戰(zhàn)國之狀態(tài)。自此,傳承百年的大家族正式解體。
著有《家世& 百年中國家族興衰》一書的學者余世存接受慈傳媒《中國慈善家》雜志采訪時,分析大家族衰亡,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后人沒有能扛起統(tǒng)領(lǐng)家族的人才。 無論是家族、企業(yè)家階層,還是知識階層中,家族衰敗的征兆之一,是一個家族沒有一個得力卓越的領(lǐng)導人。如果家族喪失了主心骨,這個家族離崩塌也就不遠。 華人向來喜歡兒孫滿堂,但同樣可能都不成器,造成分裂。
相較于黃仲涵,陸佑家族如今仍存在,不過已是沒落的貴族。陸佑在東南亞從苦工做起,稍有積蓄,買下一座廢棄的錫礦,開采錫礦石,從此發(fā)達,他也因此成為一代 錫礦大王 。此后,他的商業(yè)延伸到金融、地產(chǎn)、航運、種植和電影等。待到1917年他去世之時,遺產(chǎn)多達兩千萬元。
1989年《陸佑紀念畫冊》出版,當時的香港大學校長王賡武在畫冊上題詞祝賀道:鶴嗚聲闖仰殷商,山錫開源椽采漿。陸海潘江才早著,佑賢輔德義恒彰。華民中土同欽敬,僑士南洋共輝光。先后令名垂港粵,哲人風范永流芳。足見陸佑的影響力。
陸佑去世后,兒子陸運濤執(zhí)掌,接管新、馬等地的機構(gòu)。1950年代,陸運濤創(chuàng)辦電影制品廠,成立 電懋 公司,開創(chuàng)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張愛玲也曾為其寫劇本。陸運濤也因此被人們尊為一代影王。不幸的是,1964年,陸運濤和公司高管所乘飛機失事,全部遇難。 電懋 遭受重創(chuàng),一蹶不振。
信息首發(fā):華人財富家族興衰:陳嘉庚女婿顯赫 香港世家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