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因反水客染暴力排外名聲 內地游客分流日韓(6)
主持人:
針對很多內地的游客,現(xiàn)在已經開始出現(xiàn)了下滑的趨勢,甚至我覺得可能這種下滑,還不是立即能夠止住的,如果沒有想到很好的辦法。因為出去旅游的話,不舒服,我干嗎要去啊,但是您怎么分析,他也知道,可能會對他的很多的產業(yè)產生影響,但是年輕人、小孩他可能不會在意,但是背后折射出他們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呢?
黃平:
現(xiàn)在直接看上是很多大學生,甚至中學生,年輕人,他比較激進,比較情緒化,他缺乏理性的分析,但實際上他這個行為本身是有人在組織,或者是輿論氛圍造成了一種香港和大陸之間的對立、隔閡和偏見,那么事實上本身大陸游客來香港是拉動香港經濟,刺激香港消費,幫助香港的繁榮與穩(wěn)定,但是這樣一種行為,正好你可以說是非理性的,對香港本身的利益也是不好的,也不只是大陸來香港旅游,包括外界所有的旅游,覺得你那如果不安全,本來你是服務好,是安全,這兩個最基本的東西沒了,那人家當然就要選擇別的地方。這樣一種年輕人的行為,你可能說年輕人有很多別的社會壓力,就業(yè)壓力,升學的壓力,但實際上反映在這樣一個事件里面,他就不是一種個人的情緒宣泄,它變成一種社會行為以后,咱們就不得不分析,這個里面,本來香港1997年以后就回到祖國了,是祖國一部分了,一個祖國前提下的兩制,那為什么要制造人為的這種對立、對恃呢?
主持人:
就要看它背后有哪種情緒的推動力?
黃平:
對。
主持人:
好,接下來我們就要去關注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應該怎樣去面對呢?
2003年香港非典空無一人的城市
2003年4月,香港佩戴口罩預防非典的人們
2003年4月,香港證券交易所內
2003年4月,香港冷清的商鋪
2003年6月,香港飛往北京的飛機上
解說:
2003年的香港,在它還沒有完全從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里走出來時,緊接著發(fā)生的非典,又讓香港經濟陷入了新的困境。因為非典,讓香港經濟一共損失了120億美元,占到了香港GDP的7.6%。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振興香港經濟,中央政府推出了 港澳自由行 ,讓內地居民,經過簡單的簽注手續(xù)就可前往香港旅游。直到如今, 自由行 已經實施了12年。
記者:
從哪里來?
內地游客A:
從蘇州過來的。
內地游客B:
信息首發(fā):香港因反水客染暴力排外名聲 內地游客分流日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