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兔登陸點“跑偏” 大鬧粵東輕掠珠三角
狡兔三窟,難以捉摸。從在海上迅速發(fā)展為超強臺風,到以近40年最強之勢登陸粵東,再到溫柔地掠過珠三角,中秋后跑來湊熱鬧的 天兔 ,除了是今年登陸我國最強的臺風,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 頑皮 多變。就 天兔 的種種 意外 ,記者昨日采訪了省氣象臺首席專家張東。
原因一:來去匆匆
天兔 在海洋上不到20小時就從臺風三級跳升級為超強臺風,已經(jīng)不愧 動如脫兔 的形象,而 天兔 登陸后依然步履匆匆,從登陸到移出廣東僅17小時。 天兔來去匆匆,途經(jīng)珠三角的時候,主要是夜間到凌晨時分,人們大多在休息,對風雨的感覺就不太明顯。 張東說。
據(jù)氣象臺統(tǒng)計,截至23日8時, 天兔 已給我省近50%的市縣帶來8級以上大風(主要出現(xiàn)在粵東和珠三角),給30%的市縣帶來10級以上大風。大雨以上降水的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68%,其中暴雨以上降水的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45%。
原因二:登陸點 跑偏
天兔 沒有在珠三角 撒野 ,也與實際登陸點比最初預計偏東有關。
張東解釋,在西太平洋生成的 天兔 ,路徑路線總體上是從東南向西北方向前進,靠近廣東的時候,路徑與廣東東西走向的海岸線夾角比較小,所以路徑偏移一點,在海岸線上體現(xiàn)的距離上就會比較大。張東透露,登陸前一天,預計最可能的登陸點在深圳大鵬灣一帶。而 天兔 跑向了汕尾登陸,所以對珠三角的影響大為減弱。不過,張東認為, 這種偏移的范圍,也在業(yè)務誤差允許的范圍內的 。
原因三:弱冷空氣發(fā)威
記者留意到,一個多月前的 尤特 也是登陸后不到一天之內就離開廣東,但 尤特 造成的災害似乎更大。張東認為,這是因為 尤特 與季風活動密切相關,尾隨了強勁的西南季風尾巴,為南粵帶來持續(xù)的強降雨。而 天兔 是秋天的臺風,陸地上已經(jīng)開始有弱冷空氣,對 天兔 的水汽進行打壓。此外 天兔 登陸前廣東的天氣比較干燥,也削弱了 天兔 的強降雨威力。
不過,張東表示,從衡量臺風強度的中心風力來看, 天兔 不但大于 尤特 , 天兔 還 蹦上 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有可靠氣象衛(wèi)星資料定位以來)登陸廣東強度最強臺風第三名,前兩名是9615號莎莉和0814號黑格比,而同為今年登陸廣東的 尤特 排名第五。
從 天兔 引起的最大陣風來看,60.7米/秒(17級)的風速也超過了本世紀最強的 尤特 、 黑格比 和 杜鵑 幾個登粵臺風。
信息首發(fā):天兔登陸點“跑偏” 大鬧粵東輕掠珠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