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最怕的是手機銀行卡身份證同時被盜
最怕的是手機銀行卡身份證同時被盜
近來網(wǎng)上熱傳一項 驚悚實驗 :如果支付寶關聯(lián)了銀行卡又綁定了手機,手機丟了,撿到手機的人通過手機校驗碼就可以找到賬號密碼。一些網(wǎng)友效仿實驗,有人驚呼 果然能成功 。
不過,經(jīng)過證實,成功找回賬號密碼的網(wǎng)友幾乎都是在自己電腦上模擬的。如果不在常用的電腦上操作,賬戶密碼沒法僅通過手機校驗碼就直接找回,需要驗證手機校驗碼和身份證等多重信息。使用微信支付的 找回密碼 功能時,也要輸入綁定的銀行卡號、有效期、姓名和身份證號,并使用銀行預留手機號接收驗證碼。這些信息同時獲得的難度大,需要一些偶然性。若錢包(內含銀行卡、身份證)和手機同時被盜,而且沒有立刻凍結賬戶,那么風險就陡然增高。
支付寶方面表示,如果用戶的關鍵行為與以往的使用情況出入較大,比如短時間內異地登錄,系統(tǒng)會將此歸為高風險類別,人工客服會打來電話與用戶確認是否為本人操作;對于低風險的行為,系統(tǒng)會發(fā)送短信提醒用戶確認是否為本人操作。
洗寶 背后的假證產(chǎn)業(yè)鏈
也有手機沒被盜卻被竊取資金的案例。
去年12月底,北京單先生在外出差時,突然發(fā)現(xiàn)手機沒有信號,后到營業(yè)廳咨詢,對方被告知有人給這個號補辦了SIM卡。查詢自己的支付寶賬號和捆綁的銀行卡時,支付寶賬號密碼和淘寶賬號密碼都被修改了,支付寶內65000多元和捆綁的銀行卡內2000元也被盜刷了。
今年1月,警方抓獲該案犯罪嫌疑人林某、黃某。據(jù)林某交代,盜刷支付寶已不新鮮,在圈子里叫 洗寶 。通過網(wǎng)絡購買大量的支付寶賬號和密碼,再用專業(yè)軟件篩選出其中正確的信息,通過這些賬號信息能夠查到該用戶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以及綁定的手機號,從而制作假身份證,整個過程已形成一條犯罪產(chǎn)業(yè)鏈。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針對手機支付做出了 全額賠付 的承諾。阿里巴巴和騰訊表示,用戶提供相應的損失真實性證明和身份證明,都可獲全額賠償保障。
但不是什么情況都會賠。支付寶風險管理部資深安全專家韓俊說,使用支付寶的賬戶余額、余額寶以及快捷支付,資金交易在支付寶系統(tǒng)內完成,有跡可循,發(fā)生的資金損失都可獲得賠付。但如果是綁定銀行卡從支付寶跳轉到網(wǎng)銀進行操作,支付寶對中間流程無法掌握,這類交易的資金損失就難以評判了。
資料來源:新華社、新民晚報、每日經(jīng)濟新聞、北京日報、佛山日報、新華網(wǎng)、北京晨報
25.1%
2013年,中國手機在線支付用戶規(guī)模達1.25億,使用率為25.1%
707.0%
2013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12197.4億元,同比增速707.0%
141.1%
預計2014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guī)模將增長141.1%
信息首發(fā):金融安全:最怕的是手機銀行卡身份證同時被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