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下任CEO的挑戰(zhàn)
福特公司現(xiàn)任掌門人據(jù)報道將于今年年底前退休,目前在公司擔任首席運營官的馬克•菲爾茨有望接班。不出意外的話,他可能很快就會被任命為首席執(zhí)行官。不過,如今的福特公司無論是在美國本土,還是在海外市場,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
福特汽車公司現(xiàn)任首席運營官馬克•菲爾茨有望接替穆拉利,出任公司CEO。
馬克•菲爾茨一直是公認的艾倫•穆拉利接班人?;蛟S,用不了多久,他就將接替穆拉利,擔任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mpany)的首席執(zhí)行官。
據(jù)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昨天報道,68歲的穆拉利將在今年年底之前退休,由在福特工作25年的老將、53歲的菲爾茨接任。福特沒有發(fā)表任何官方消息。作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制造商,福特或許會非常謹慎地處理這件事,因為早在幾十年前,這家公司曾經(jīng)有過一段高管繼任混亂的尷尬歷史。
菲爾茨18個月前得到提拔,開始擔任目前的首席運營官職務,或多或少鞏固了他作為穆拉利接班人的地位。而之所以讓他擔任首席運營官但未明確他將接任CEO,或許是為了檢驗一下他在公司第二把交椅上的表現(xiàn)如何,再考慮讓他更上一層樓。此外,去年有傳聞稱穆拉利可能接替史蒂夫•鮑爾默擔任微軟(Microsoft)CEO,讓事情變得撲朔迷離。但穆拉利最終并未前往微軟。
2006年,穆拉利從波音(Boeing)跳槽到福特汽車,當時的福特正處于關鍵時期。由于資產負債表表現(xiàn)不佳,福特在2006年年初便開始大規(guī)模貸款用于新產品項目,將公司的資產打包抵押,包括公司的品牌。兩年后,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如果福特沒有提前獲得貸款,最終或許只能步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克萊斯勒(Chrysler)的后塵,面臨破產的結局。
原波音高管穆拉利對于福特的主要貢獻在于文化方面,他促使福特及其高管簡化了公司的商業(yè)策略,同時還使公司同仁之間和諧相處。積極樂觀的穆拉利為以殘忍的內部政治和紛亂的高管競爭著稱的福特帶來了新氣象。
曾經(jīng)帶領福特野馬(Mustang)獲得巨大成功的李•艾柯卡在1978年被亨利•福特二世免去了福特汽車總裁的職位。2001年,杰克•納賽爾因為與福特家族發(fā)生沖突,也遭遇了類似的命運。
4月16日,福特公司執(zhí)行主席比爾•福特在彭博電視臺上說: 許多優(yōu)秀的CEO離開之后,留下了一堆爛攤子。艾倫和我討論過這個問題:一位優(yōu)秀的CEO退位前最后一項決策的重點就是保證順利交接。
福特發(fā)言人蘇珊•克魯賽爾提供了下列事先準備的聲明: 我們不對任何猜測發(fā)表意見。我們對于繼任計劃非常認真,我們每一個主要領導崗位都有相應的接任計劃。出于競爭原因,我們不會公開討論公司的繼任計劃。我們之前的聲明沒有變化。如果有任何變化,我們會通知大家。
如果菲爾茨出任CEO,他將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zhàn):首先,福特汽車缺少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豪華車,它旗下的林肯汽車公司(Lincoln Motor Car Company)依然處在振興的初期;其次,福特的歐洲業(yè)務長期無法實現(xiàn)盈利,拖累了公司的整體收入;第三,福特在自己最賺錢的市場,也就是美國市場,基本完全依賴大型皮卡汽車,需要提高乘用車的盈利能力。
對于任何一位CEO來說,這都是異常艱巨的任務。
信息首發(fā):福特下任CEO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