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劉老根大舞臺為什么場場爆滿?
劉老根大舞臺進駐深圳之后,常常座無虛席,是什么讓這個 外來媳婦 如此受到歡迎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6月21日下午6時,位于深圳蓮花村的 劉老根大舞臺 深圳旗艦劇場,雪白的燈光打在空無一人的觀眾席上,兩位二人轉演員在舞臺上來回 砰砰 擊打羽毛球。兩個多小時后,這里的7 0 0多個座位將座無虛席,掌聲、笑聲和叫好聲連距離劇場一百米開外的報攤亭老板都能聽見;而近期正在深圳駐演的小沈陽帶來的壓軸演出,更將場內氣氛推向高潮& & & 相似的場景在深圳劉老根大舞臺上已持續(xù)了兩個多月,在票價過高、演出縮水、 拼盤 嚴重、過于依賴贊助商等亂象頻出的深圳演出市場,是什么讓 劉老根大舞臺 能夠成為黑馬?
產品
醞釀4年多,對深圳的演出市場早有調研
下午5點剛過,180~380元的票已售罄,480元的票只剩邊邊角角的座位。剛剛被一位觀眾取消的580元價位的兩個座位立馬又被人搶了。
劉老根大舞臺附近小區(qū)集福居的保安老張稱,劇院停車場車位嚴重不足,開不進去的車只好停進附近小區(qū),實在不行便只能違章停在外面的紅荔路邊、人行道上,甚至開到遠一點的蓮花二村。為彌補給周邊居民帶來的麻煩,劉老根大舞臺甚至給附近每個街道辦各送了80張票。
種種跡象表明:劉老根大舞臺火了。而據(jù)去年深圳大學文化產業(yè)研究院發(fā)表的演藝票房排行榜顯示,2012年深圳售票演出600多場,其中真正是自己掏腰包買票看的僅60萬人次,看演出遠沒成為深圳人娛樂生活的一部分。加上原創(chuàng)作品不足,演出多為外地引進,無形中推高了主辦方成本,票價自然也水漲船高,因而觀眾望票生畏造成大量空位,許多主辦方只能靠贊助商冠名維持收入。在這種市場環(huán)境下,劉老根大舞臺在兩個多月超過60場的演出中,竟能做到幾乎場場爆滿,讓觀眾真金白銀地掏荷包買票,這不能不讓人稱奇。
對于如此火爆的上座率,本山傳媒藝術總監(jiān)劉雙平給出了自己的揭秘解釋: 深圳人生活節(jié)奏快,生活壓力大,需要放松,渴望歡笑,而劉老根大舞臺恰恰以 搞笑為己任,力圖營造笑的巔峰體驗。而明星團隊的知名度、演員花樣百出的絕活以及幽默笑料不斷的實力,都是劉老根大舞臺在市場上受到深圳觀眾歡迎的重要原因。
當天晚上的演出,在30分鐘的暖場之后,觀眾情緒漸入佳境,隨后的20分鐘內,平均每半分鐘便有一次熱烈掌聲,爆笑次數(shù)不下于15次。演員和觀眾的互動也恰到好處,言必稱觀眾為 好朋友 ,演員相互之間的調侃貶損不乏俗氣,卻也讓人忍俊不禁,不少老頭老太還沒等完場手都拍紅了。除了傳統(tǒng)二人轉曲目之外,雜耍、脫口秀、歌唱表演、舞蹈模仿、小品等形式多樣,正如小沈陽所說,劉老根大舞臺是一場 綜藝 演出。
信息首發(fā):深圳劉老根大舞臺為什么場場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