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近半省份調整組織部長 大多異地調任(4)
28個省份中,有15位省級組織部長能稱為中央 空降 干部。這些省級組織部長 空降 前所在的中央部門包括:中央紀委、中組部、團中央、國資委、鐵道部、國家工商總局、農業(yè)部、教育部、中央辦公廳、全國總工會、國家公務員局等10多個部門。
28位省級組織部長中,由中央直接 空降 地方的有8位。教育部 空降 至甘肅的吳德剛、農業(yè)部 空降 至西藏的梁田庚、鐵道部 空降 至山東的高曉兵、中組部 空降 至廣西的周新建、國家公務員局 空降 至寧夏的傅興國等5位干部,在上輪調整中 空降 地方擔任省委組織部長,至今沒有變動。
去年中央直接 空降 地方任省委組織部長的有3位,分別是新疆馬學軍(中組部)、浙江胡和平(清華大學)、北京姜志剛(國資委)。馬學軍的經歷比較特別。他是甘肅臨夏人,大學畢業(yè)后長期在本地任職,2008年12月由甘肅省平涼市市委書記調任中組部擔任干部二局巡視員、副局長,在中央工作5年后,他又重回地方,擔任新疆自治區(qū)黨委組織部長。
從時間上看,2009年、2012年,兩次密集調整后,中央 空降 干部的比例逐漸增多,從11位、13位逐漸增加至目前的15位(3省空缺),占比逐步提高。不過,在上述黨建專家看來,所謂的中央 空降 地方,自 文革 開始前就有,當時的中組部負責管理廳局級以上官員,對中央和地方的廳局級官員都有調配權,不僅是中央的官員交流到地方,地方的官員也會交流到中央,這個是雙向的,并非是單向的。目前,中組部負責管理的只是省部級官員,在交流上也是雙向的。
經驗
18位省級組織部長有組織人事經驗
在西部地區(qū)任職跟東部任職的思維視野肯定不一樣,從這個角度來說,組織系統(tǒng)異地交流也是很有好處的
徐澤洲和王炯均是省級組織部長同崗轉任。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十八大后11省份的調整中,有3個省份均是如此。除上海、江蘇外,2013年5月,曾擔任青海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的齊玉,調任吉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
據(jù)媒體統(tǒng)計,自2007年至2012年的5年間,省級組織部長外省轉任僅5例。目前仍在職的如廣東省委組織部長李玉妹,曾是山東省委組織部長;遼寧省委組織部長辛桂梓,曾是云南省委組織部長;天津市委組織部長尹德明,曾是西藏自治區(qū)黨委組織部長。
從速度看,組織系統(tǒng)內部轉任的速度加快。上述黨建專家表示,組織系統(tǒng)內部干部異地交流,從現(xiàn)有的情況看,多是由不發(fā)達的西部地區(qū)交流到發(fā)達的東部地區(qū)。 在西部地區(qū)任職的思維視野,跟東部任職的思維視野肯定不一樣,從這個角度來說,組織系統(tǒng)異地交流也是很有好處的。
信息首發(fā):十八大后近半省份調整組織部長 大多異地調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