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迎來首個烈士紀念日 獻花籃將有8個步驟
9月30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之際,中國將迎來首個 烈士紀念日 。當天上午10時,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
其實,在重大慶典日公祭烈士應有哪些規(guī)格?程序是什么?都已有法可依。在今年3月31日民政部發(fā)布的《烈士公祭辦法》中已做了規(guī)范。
9程序共奏響3首歌 著裝應得體
今年的清明節(jié)前夕,山東泰安革命烈士陵園為準備清明節(jié)的公祭,特意下載了國歌、少先隊歌,準備了音響設備。
而準備這些設備,都是依據《烈士公祭辦法》中提出的,清明節(jié)、國慶節(jié)或者重要紀念日期間,應當舉行烈士公祭活動,活動以9道程序規(guī)范進行。
按照辦法,公祭程序9項內容包括:主持人向烈士紀念碑(塔等)行鞠躬禮,宣布烈士公祭儀式開始;禮兵就位;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宣讀祭文;少先隊員獻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向烈士敬獻花籃或者花圈,奏《獻花曲》;整理緞帶或者挽聯(lián);向烈士行三鞠躬禮;參加烈士公祭儀式人員瞻仰烈士紀念碑(塔等)。整個程序需要演奏3首歌,即國歌、少先隊隊歌、獻花曲。
辦法要求參加烈士公祭活動人員著裝應當莊重得體。魯西南烈士陵園清明節(jié)烈士公祭方案,將此具體要求為:有制服人員必須穿戴制服,并衣帽齊全,小學生穿校服并佩戴紅領巾。
辦法詳細到如何整理挽聯(lián)
公祭辦法提出,在國慶節(jié)等重大慶典日進行烈士公祭的,可以采取向烈士紀念碑(塔等)敬獻花籃的儀式進行。獻花籃儀式為8個步驟,與一般程序相比,減去宣讀祭文、向烈士行三鞠躬禮,增加了 全體人員脫帽,向烈士默哀 。
9月3日,首個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當天,習近平等7常委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舉行向抗戰(zhàn)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場儀式基本參照烈士公祭辦法的程序。
當天的儀式由李克強主持,儀式開始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奏響《義勇軍進行曲》,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現(xiàn)場1500多名各界代表齊聲高唱國歌。國歌唱畢,14聲禮炮響起,隨后,全場肅立,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默哀。默哀畢,軍樂團奏響《獻花曲》獻花籃,習近平再上前仔細整理花籃上的緞帶。
習近平在整理緞帶時,先整理寫有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的上聯(lián),隨后整理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的下聯(lián)。這也符合辦法的規(guī)定,辦法要求挽聯(lián)為紅底黃字,上聯(lián)書寫烈士永垂不朽,下聯(lián)書寫敬獻人,整理時先上后下。
宣讀祭文是中國特色祭奠方式
民政部在就《烈士公祭辦法》出臺說明中指出,烈士公祭程序是在歸納總結各地做法、結合中國傳統(tǒng)習俗的基礎上,經反復研究論證做出的規(guī)定。
參與辦法制定的知情人士向北青報記者表示,宣讀祭文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祭奠方式,中國古人經常用祭文的形式來哀悼死者。而程序中的少先隊隊員唱隊歌,他也表示,這是沿襲慣例,采用了此前國慶獻花籃儀式的做法。 從2005年起,國慶獻花籃儀式中,都會有少先隊隊員唱隊歌這一項內容。
另外,還有些程序是國際通用的形式,例如獻花圈、默哀。美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的烈士公祭日的活動中,均有這樣的內容。
比如,11月11日是英國的 烈士紀念日 ,當天,女王及愛丁堡公爵在威斯敏斯特舉行默哀紀念儀式,首相等向無名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最后,老兵們舉行大規(guī)模游行。
習近平紀念過哪些烈士?
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習近平在國內國外多個場合紀念過烈士。
國內
在抗日英烈環(huán)廊尋找抗戰(zhàn)名將名字
習近平曾為295位抗日英烈駐足。7月7日,紀念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77周年儀式舉行,國家最高領導人首次在 七七 這一天參與官方紀念。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完儀式后,前往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
館內解說員黃超曾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回憶,在銘刻有295位國共兩黨將領的抗日英烈環(huán)廊,習總書記曾仔細地查找張自忠、左權、楊靖宇等抗日名將的名字,在聽到14塊名錄碑中收錄了295位將領時,還曾問她: 是國共兩黨都包括在內了嗎?
9月3日,首個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習近平再去盧溝橋,兩個月內兩次前往盧溝橋,媒體形容 這樣的頻率此前罕見 。14聲象征14年抗戰(zhàn)的禮炮響過后,14名禮兵拖起7個花籃敬獻,花籃上寫著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
除此外,習近平在各地視察期間,還曾專程前往烈士墓瞻仰。去年2月,習近平視察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看望過中心的科技人員和部隊官兵之后,習近平專程前往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東風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安葬著聶榮臻元帥和為我國航天科技事業(yè)獻身的711名革命英烈。
2013年11月,習近平考察山東。在視察沂蒙革命老區(qū)臨沂期間,習近平專程前往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紀念塔敬獻花籃??箲?zhàn)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第一縱隊、115師司令部、新四軍軍部、華東野戰(zhàn)軍總部等曾長期駐扎在臨沂。
國外
至少在11個出訪國紀念烈士
9月19日,習近平結束對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印度等南亞三國的訪問。履職18個月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10次,足跡遍及全球29個國家。北青報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習近平至少在11個國家出訪時,向到訪國的烈士墓或紀念碑敬獻花圈。
去年3月,習近平履新后首次出訪。在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時,習近平按照慣例參加為俄羅斯無名烈士墓獻花圈儀式。莫斯科無名烈士墓是為紀念在偉大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犧牲的軍人而修建。
隨后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演講時,習近平特意提到來華援助中國人民抗戰(zhàn)的英雄庫里申科。庫里申科是前蘇聯(lián)飛行大隊長,犧牲在中國,長眠在重慶萬州的烈士墓園里,一對普通中國母子為他守墓半個多世紀。
除按慣例,出訪印度向甘地墓獻花圈、出訪阿根廷向圣馬丁紀念碑獻花圈等外,在有些無慣例的國家,習近平也會紀念當地烈士。
今年3月,出訪法國時,習近平向法國無名烈士墓獻花圈,并與老戰(zhàn)士交談。前中國駐法國大使孔泉曾介紹說,根據法方國事訪問安排慣例,向無名烈士墓獻花圈并非必須環(huán)節(jié)。在馬爾代夫訪問期間,習近平也曾前往馬爾代夫烈士紀念碑致禮。
此外,習近平在出訪國外時,還曾特意瞻仰中國烈士墓。2013年3月,在對坦桑尼亞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習近平專程前往援坦中國專家公墓,緬懷69位為援助坦桑尼亞國家建設而殉職的中國專家、技術人員和工人。
出訪他國紀念烈士有助加深兩國感情
前禮賓司司長、駐外大使魯培新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很多國家都將參觀烈士墓或烈士紀念碑作為國事訪問的一項固定安排。在他看來,習近平出訪其他國家,盡量拜謁烈士墓或烈士紀念碑,這是對到訪國歷史的一種尊重,有助于加深兩國的感情。
魯培新說,我國自1980年起,視外賓意愿安排其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 對方提出來,我們就安排,對方不提,我們也不會主動安排。 在魯培新的印象中,有外國領導人特意提出為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
北青報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包括俄羅斯、伊拉克、越南、古巴、秘魯等國領導人都曾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過花圈。
前禮賓司領導成員吳德廣曾撰文指出,向紀念碑獻花圈或謁陵墓,表示對被訪問國人民斗爭歷史的新生和對該國歷史上有影響的杰出人物的敬意。實際上,也是對被訪問國人民的友好表示。
信息首發(fā):中國將迎來首個烈士紀念日 獻花籃將有8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