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艷婦 河北鄉(xiāng)村“00后”鬧元宵 隆化民間花會后繼有人
來,你在我臉上用顏料寫上 蛤蟆 、 你給我寫上 帥仔吧 ……4日上午,記者走進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藍旗鎮(zhèn)少府村時,正趕上一群十四五歲的少年在彼此化妝扮演 八大怪 ,為即將舉行的 黃河燈花會 做準備。
小孩子們上妝,準備參加花會表演?!∈瘝槨z
高蹺表演?!∈瘝槨z
參與花會表演的村民在候場。
在少府村,每年過了農歷正月初六,全村上下就開始為鬧元宵的 黃河燈花會 忙碌起來,裁新衣、修補道具、扎黃河燈,大人們忙的不亦樂乎,而村里的一些十幾歲甚至是幾歲的小孩子們也都在苦練基本功,為花會做熱身。
記者在當天中午的花會現(xiàn)場看到,幾百人披紅掛綠的花會隊伍伴著鞭炮聲按順序開始先 拜三官 ,進而開始表演。舞龍、舞獅、八大怪、高蹺、以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貴摔跤 等十檔花會項目都有這些孩子們的身影。據表演者介紹, 拜三官 分別拜 天官 、 地官 、 水官 ,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參與花會的村民年齡最大有七十多歲,最小的只有七八歲,現(xiàn)在的農村,老齡化現(xiàn)象比較嚴重,花會傳承出現(xiàn)斷層,一些傳統(tǒng)的花會項目面臨失傳。 花會 會首 白鳳云告訴記者,少府村全村有1400多口人,參與花會的人數(shù)就有近千人,村里的孩子們在濃郁花會氛圍的耳濡目染下也都喜歡上了花會, 現(xiàn)在村里的一些小孩子和年輕人都十分喜愛這些項目,自發(fā)的參與進來,算是后繼有人了。
少府村花會傳承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最大的特點是 黃河燈 ,代表著勞動人民的一種美好期盼。
白鳳云告訴記者, 黃河燈 是由古戰(zhàn)場中的黃河九曲陣演變而來。傳說趙公明妹妹姬宵、碧宵、瓊宵為破敵擺過此陣。燈陣中有365盞燈,通過祖輩的口口相傳,按照經驗從每年的天干地支、八門八卦、月份、二十四節(jié)氣等數(shù)據 布陣 ,類似于迷宮。入陣者由入口而入,不走回頭路、不怕走錯路徑,更不怕誤入迷魂陣,一敞通地暢游直至出口,表示一年通順大吉。
少府村 黃河燈花會 從每年農歷正月十三開始,將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六,花會參與者在此期間將盡情表演。據了解,在整個隆化縣,至今扔保持著正月十五花會鬧元宵的習俗。每當元宵佳節(jié),當你走進隆化縣的各個鄉(xiāng)村,都能看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花會表演。
信息首發(fā):鄉(xiāng)村艷婦 河北鄉(xiāng)村“00后”鬧元宵 隆化民間花會后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