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變形記:岳母和弟弟打著他旗號賺錢,曾被下屬當庭舉報
當仇和還未成為 符號仇和 ,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校學生會主席的身份已經(jīng)給當年那個貧困農家?guī)プ銐虻臉s光。
舉全家之力供出的天之驕子背后,是5個留在農村務農的姐妹兄弟。
當仇和走入仕途步步高升,官方媒體樂于借此宣揚 一人得道 并未 雞犬升天 的美名,仇和也十分注意在鄉(xiāng)里和官場維持個人清譽,一度對外明示不準親屬經(jīng)商。
但這并未影響到仇和的岳母及唯一在世的弟弟,于其主政地域四處活動的腳步。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宿遷、昆明兩地調查發(fā)現(xiàn),2000年前后,仇和岳母曾借沭陽縣大規(guī)模強制栽樹的契機,高價倒賣楊樹苗斂財;仇和弟弟人稱 仇老二 ,也干過倒賣教材、建筑工程的生意。此外,兩人均曾充當仇和與政商人士的 橋梁 ,收錢受托辦事。
同學鄉(xiāng)鄰普遍看到仇和 廉潔無私 的一面,與此不同的是,仇和落馬后,不少仇和早年治下的官員開始反思仇和 善于編織關系網(wǎng) 的為官之道。
在他們的描述中,從主政沭陽起,仇和便開始向下級伸手要錢要物向上打點,不時進寧進京辦沭陽籍官員 老鄉(xiāng)會 。 仇和如果收錢,絕大部分都是向上送的。 上述早年治下的官員回憶。
重人情更明顯地體現(xiàn)在其用人上。多位沭陽官場資深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對于上級打招呼安排的人,仇和來者不拒。
無論是 改革明星 還是 政治酷吏 的褒貶,以往投擲在仇和身上的爭議,都無關仇和本人廉政與否。
隨著中央紀委2015年3月15日的一紙通報,屬于仇和及其親友們的驕傲,戛然而止。
曾禁止家人經(jīng)商,父親墓碑20多年未修
在家鄉(xiāng)江蘇鹽城濱海縣城,仇和落馬并未引起多少震動。
自1978年考上南京農學院離開村莊,仇和便與這里漸行漸遠,留給鄉(xiāng)人的更多是官銜攀升的名氣和榮耀。
然而,對于五汛鎮(zhèn)張圩村村民來說,那些見證并伴隨過仇和成長的人們,接受這一變故顯然要困難得多。
信息首發(fā):仇和變形記:岳母和弟弟打著他旗號賺錢,曾被下屬當庭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