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放開二孩”的決策邏輯
全面放開二孩的消息,昨天剛一放出就占據了各大網站的要聞區(qū),刷爆了網友們的朋友圈。做出這一決定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必將在歷史留下鮮明印記。調整計劃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和意義毋庸多言。網友們的各種轉發(fā)和點贊,已經形象地說明了一個道理——順應民心的改革,可以凝聚人心,贏得認同。
當放開二孩成為現(xiàn)實,一切顯得順其自然,但如果回顧此前關于這個問題的討論,還是會發(fā)現(xiàn)存在不少爭議或者顧慮。和任何領域的改革一樣,阻力不僅有利益層面的,也有觀念層面的,如果糾結于這些阻力,斷送的將是改革良機,耗散的也將是民心基礎和社會認同。
所以這次生育政策的調整,意義不僅在于人口層面,對于改革也具有很好的示范意義。輿論此前之所以大力呼吁調整人口政策,至少有兩個層面的原因:其一,因為長期實行的獨生子女政策,導致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人口結構出現(xiàn)問題,獨身子女家庭普遍出現(xiàn)贍養(yǎng)難的問題,更不用說數以百萬計的失獨家庭,嚴峻的現(xiàn)實問題已經很明顯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其二,過去獨身子女的計劃生育政策,已經明顯不符合人口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如果繼續(xù)此前的人口政策,那么未來中國的人口結構完全可以預見,到時候積重難返,將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早一些調整,就能為化解問題多爭取一點時間。
“坦率面對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尊重客觀規(guī)律”,這是放開二孩決定中蘊含的決策邏輯。相信這樣的邏輯并不只是存在于人口政策的調整,而是貫穿于十八屆五中全會的決定中。盡管因為貼近性等原因,放開二孩政策在網友中刷屏,但細讀五中全會的公報,還有不少其他領域的亮點,諸如“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rdquo;等。不少領域正如人口領域一樣,過去的問題顯而易見,對于經濟規(guī)律、社會規(guī)律的遵循,則還有待改革調整。決定所釋放的信號,表現(xiàn)出直面問題、更尊重相關規(guī)律的趨向。
放開二孩在正確的方向邁出了關鍵一步,當然也有人口方面的學者認為,這一步邁得有點晚,或者邁得不夠大。這還可以探討,畢竟放開二孩不是最終目的,讓人口結構正常化才是。也許未來還可以根據現(xiàn)實情況,沿著正確的道路繼續(xù)調整。放開二孩之所以有如此轟動效應,除了人口政策糾偏的積極意義之外,還因為決策者借此表現(xiàn)出的順應民意的姿態(tài)。
根據社會現(xiàn)實、觀念的變化,針對問題做出及時改變和調整,這其實就是改革的基本邏輯。只是因為既得利益或種種顧慮,這樣的邏輯經常被漠視。人口政策調整和所獲得的良好回饋,再度印證了這種應變邏輯的生命力。但愿放開二孩這種人口領域標志性的事件,能在更多領域發(fā)生。
信息首發(fā):讀懂“放開二孩”的決策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