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狗仔卓偉自曝:自己沒賺到什么錢
卓偉
中國第一狗仔卓偉做了場直播,爆了52個娛樂圈的猛料。但是,奔著主題“我是如何挖掘娛樂圈真相 ”來的網(wǎng)友恐怕要失望了。
那么狗仔的真實工作狀態(tài)是怎樣的?卓偉的風行工作室如何運營?或者用知乎體來說:身為中國第一狗仔,卓偉有著怎樣的體驗?
“你們記者怎么盡問些這么官方問題,真無聊!”卓偉早年曾在《每日新報》做電影記者,工作的內(nèi)容就是發(fā)布會、探班、做專訪。
“采訪的明星都是安排好的,說的都是套話。”卓偉這樣描述那份工作。有次他采訪一位老藝術(shù)家時,甚至被對方吐槽:“你們記者怎么盡問些這么官方問題,真無聊!”因為受不了這種無聊的工作,2002年9月卓偉離開了《每日新報》,并決心當一枚為娛樂事業(yè)獻身的狗仔。
2003年5月,卓偉與攝影記者馮科同時加入《明星bigstar》周刊,他們嘗試著用跟蹤偷拍的方式做獨家新聞,并逐步建立線人隊伍。從此,中國狗仔隊正式誕生了。喜歡看歷史故事和偵探小說的卓偉和喜歡飆車健身的前射箭運動員馮科成為了搭檔,二人于2006年11月份成立風行工作室,專門給媒體提供獨家娛樂新聞。
每周工作90小時,半夜兩點之前沒回過家
工作室建立之初只有5個人,團隊的經(jīng)驗和資源也比較匱乏。
“但我們有對八卦炙熱的情感,”卓偉這樣說道:“我們能做到別的媒體做不到的,覺得開拓了一片新天地,渾身都有無窮的力量。我們每周工作時間近90個小時,沒工作的時候還要在街上開車轉(zhuǎn)悠,就為了掃掃有沒有新聞。”當然,這種跟蹤式采訪報道,成本往往比常規(guī)采訪要高,而且稿費微薄,團隊成員的收入都不及一個娛記跑會拿的紅包多。而工作室除去租車、人員工資外,實際上收入所剩無幾。
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和收入的增加(其實也就是從三四萬到五六萬),2010年,風行工作室開始公司化運營。2011年,風行工作室爆了三個大料:楊冪劉愷威戀情曝光、徐崢出軌、章子怡撒貝寧戀情曝光。前兩條在北京拍的,只有最后一條新聞發(fā)生在廣東,因為出不起差旅費。
“工作也是一種反抗、叛逆情緒的宣泄。”風行的團隊人員結(jié)構(gòu)也很多樣,有退休軍工廠技術(shù)員、師范生,還有富二代,相同的是,他們都有一顆“八卦之魂”。
“我們不完全為了錢,更多是對工作的熱愛,有時候也能得到一種成就感。你章子怡、汪峰腕兒再大,我們還照樣拍你,照樣曝你。這個工作也是一種反抗、叛逆情緒的宣泄。”卓偉這樣說道。
雖然沒有記者證,但卓偉認為他的團隊做的就是記者的工作,從沒覺得干狗仔隊低人一等,“我做狗仔好光榮,我們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娛樂精神文化需求。”(請自行腦補其用輕微天津口音說出這句話的效果)
從“愛娛愛樂”到全民星探,用互聯(lián)網(wǎng)+娛樂融資?
早在2012年底,風行就上線了APP“愛娛愛樂”,不過這款產(chǎn)品只有閱讀新聞的功能,風行也沒有為其做太多推廣。
但是,由于缺乏商業(yè)運作、技術(shù)維護和推廣的不利,一年多之后,這個APP已經(jīng)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tài)。2014年,APP突然成為創(chuàng)業(yè)圈和資本圈的香餑餑。借著這個東風,卓偉和他搭檔自籌三十萬,重新做了一個APP,就是現(xiàn)在的全民星探。不難看出,卓偉的意圖是通過APP來做一個盈利的方式,否則運營一個APP的成本不是輕易能負擔的,做互聯(lián)網(wǎng)的都知道,現(xiàn)在做移動端的工程師薪酬那是很高很高的。
2014年文章姚笛的事件反響之大,給了卓偉很大啟發(fā)。“ 周一見 就是隨便發(fā)的一條微博,能在社交媒體上炒的這么熱,成為轟動全國的社會性話題,真是連我自己都沒想到。”
讓廣大網(wǎng)友加入爆料人隊伍,可以極大地豐富娛樂新聞的素材。于是,2014年底,風行的 APP 從“愛娛愛樂”改名為 “全民星探”,2015年1月正式上線。通過這款APP,用戶不僅可以看新聞,還能主動爆料,隨手分享自己拍攝的八卦新聞。這一“眾包”模式也降低了做新聞的成本。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這個APP下載量已經(jīng)有50萬。
不難看出,卓偉的意圖就是用粉絲經(jīng)濟來打造自己的APP平臺,有了粉絲,勢必會受到資本的青睞,融資上市都是有可能的。哪天在新三板或者IPO名單里發(fā)現(xiàn)了卓偉的身影,你也不要過于驚訝。
文章姚笛的新聞,風行也才賺了幾千塊錢
屢屢爆出黑料猛料,頻頻引發(fā)娛樂圈地震,卓偉頂著“娛樂圈紀檢委”的頭銜,卻稱自己沒賺到什么錢。
風行工作室的收入主要來自版權(quán)銷售。工作室會與平煤和網(wǎng)媒建立長期的分銷采購關(guān)系,每月提供一定條數(shù)的新聞,每條新聞包括數(shù)十張照片和幾段剪輯、配音完整的視頻。
對于這些新聞的價值,卻沒有特別明確的評判標準。當大料來時,不少娛樂周刊都會搶購獨家新聞。然而平時更多的還是不會特別吸引眼球的小新聞,為使小新聞也能賣出去,卓偉采取的策略是“打包銷售”,即不分重要程度,將娛樂新聞整體打包,按固定價格提供給媒體。
如此算下來,一條新聞的平均稿費也就只有二三千元。甚至像“文章姚笛事件”這樣的超級八卦,為風行工作室?guī)淼膶嶋H收益也不過如此。
再比如2011年偷拍趙又廷和高圓圓時,風行團隊跑了三次南京才拍到了兩人“同框”,隨后這段戀情、迅速被炒至熱搜頂端??扇履暇ㄙM了一萬多元,相對于三四千的稿費收益,卓偉還是賠了。而且,由于中國版權(quán)保護制度的不完善,新聞照片賣給一家媒體后,其他媒體紛紛轉(zhuǎn)載,這個過程中風行也賺不到錢。
信息首發(fā):中國第一狗仔卓偉自曝:自己沒賺到什么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