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二手房“三價合一”新政立竿見影,成交量明顯減少
“三價合一”政策正式在深執(zhí)行,新政對二手房市場的影響立竿見影。在政策實施后的首個周末,記者走訪多家中介得知,這兩天二手房成交量較之前大幅減少購買,而新房的看房熱度高漲。多位原本打算購買二手房的市民向記者表示,短期內(nèi)他們將不會考慮購買,市場行情需要再待觀察。
房產(chǎn)中介略顯冷清
所謂“三價”,指的是房屋真實成交價、銀行房屋貸款評估價、國土局計稅評估價。“三價合一”之前,購房者為變相降低首付,讓評估價高于真實成交價,從而實現(xiàn)高評高貸。“三價合一”實施后,3種價格將不再各自獨立計算,銀行將以最終過戶價格作為貸款評估額度依據(jù)。如此一來,最直接的影響主要是購房首付增加以及稅費增加。
“前兩天怎么沒趕緊入手?現(xiàn)在要多交首付和稅費了。”在美聯(lián)物業(yè)的一家門店里,當(dāng)記者表示想看看二手房時,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他告訴記者,3月28日晚上他們門店沒有太大動靜,但確實有個別門店客戶爆滿,趕著簽合同交定金,特別是按揭部凌晨還在加班。
房產(chǎn)中介無疑是市場走向的“晴雨表”。4月1日,福田金中環(huán)附近的一家中原地產(chǎn)門店只有兩位工作人員在值班,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從3月26日開始簽單客戶就明顯增多,在新政出臺當(dāng)晚,店里也有成交幾套房產(chǎn),但他們店里遠(yuǎn)沒有外界所傳的“加班到晚上12點”的狀況;新政實施之后,這兩天幾乎沒有簽單量。
Q房網(wǎng)天然居店余店長告訴記者,有的剛需者覺得房價會降一點,便選擇再觀望。總體來說,這兩天二手房成交量較之前明顯減少了,反而一手房看房的客戶多了許多。
購房者選擇觀望
市民涂女士一直有入手一套二手房的打算,3月初時她看中了一套位于福田沙尾的房子,總價450萬元。“三價合一”政策的實施讓她的購房計劃不得不往后延遲,在她看來,“三價合一”不只是造成了購房成本增加。“盡管房東從450萬元降到420萬元,但我還是想再觀望下,身邊很多有意向購房的朋友今年內(nèi)都不打算出手了。”她向記者表示。
但并不是所有的業(yè)主都打算降價“割肉”。王先生看中了布吉的一套總價120萬元的小單間,本來有意向4月初入手,新政的出臺讓他猝不及防。他向記者表示,房子對于他來說是剛需,目前還在猶豫之中。
位于龍華潛龍曼海寧北區(qū)的業(yè)主王小姐給記者算了筆賬,她家89平方米的三房,以最新國土局計稅評估價4.3萬元/平方米計算,總價380多萬元,超過了龍華普通住宅(320萬元)一套的標(biāo)準(zhǔn),屬于豪宅。如果按總價的3%征稅,增加幅度不算太高,控制在10萬元以內(nèi)。她認(rèn)為,等周邊新房都建好了,也許房價會上漲。
據(jù)梅林一村的劉女士反映,得知新政策消息,當(dāng)晚趕忙來簽約。業(yè)主將房子由510萬元提到了513萬元,但害怕新政執(zhí)行后要繳納更多的稅費,劉女士還是答應(yīng)成交了。
信息首發(fā):深圳二手房“三價合一”新政立竿見影,成交量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