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來歷習俗以及詩句
五一剛過,大家都在翹首期盼端午節(jié)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是否都清楚?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的端午,不可不知道哦!
2014年端午節(jié)是幾月幾日?
2014年端午節(jié) 公歷 6月2日,星期一 農歷五月初五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 端午節(jié) 。端是 開端 、 初 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 五 與 午 通, 五 又為陽數(shù),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 端午 二字最早見于晉人周處《風土記》: 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yōu)椋撼贼兆?,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jù)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jié)定名為 詩人節(jié) ,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jù)說是為了壓邪。盡管端午節(jié)年年過,但是關于端午節(jié)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一,紀念屈原說。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xù)齊諧記》和北周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jù)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蚊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 看來,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濤神說。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jié)。
三,龍的節(jié)日說。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qū) 龍 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jié)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fā)紋身 以像龍子 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 五彩絲系臂 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 像龍子 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四,惡日說。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秴问洗呵铩分小吨傧挠洝芬徽乱?guī)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欲、齋戒?!断男≌分杏洠?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 《大戴禮》中記, 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 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妒酚?middot;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 五月子者,長于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風俗通》佚文, 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墩摵狻返淖髡咄醭湟灿浭觯?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zhèn)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 鎮(zhèn)惡 。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yǎng)在宮外??梢姡糯晕逶鲁跷鍨閻喝?,是普遍現(xiàn)象??梢姀南惹匾院?,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信息首發(fā):端午節(jié)的來歷習俗以及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