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自稱挖出15噸烏木 有人出價100萬購買遭拒
這兩天,一個據稱有15噸重的大塊頭,穩(wěn)穩(wěn)當當被架在霞浦縣古縣村委會門前。 這是烏木,挖了40多天呢!拿了樣本到廈門那邊給專家鑒定了,專家說有1700年歷史! 古縣村老人會孫裕大說。
不過,霞浦縣博物館館長吳春明則表示,霞浦古縣地下曾發(fā)現過大量雜木,但此次挖出的是否烏木,不能光憑村民一面之詞,應該由專家對周邊環(huán)境及木材本體進行研究,才能下定論。目前,霞浦縣沙江鎮(zhèn)政府正在考慮處理此事。
霞浦古縣村老人會自稱挖出15噸 烏木
霞浦古縣村土里埋的三國時期的烏木被挖出來了。 昨日,網友 大霞浦 發(fā)布微博稱,古縣村為霞浦縣舊址(又稱溫麻縣),原本就是東吳造船廠(溫麻船屯),有好多大型古樟樹,現在挖出來的這塊,就是三國時期的烏木。
東南快報記者進一步了解到,這塊 烏木 在3月13日被挖出來,現正穩(wěn)穩(wěn)當當擺放在古縣村委會門前,被木板架起來。而將這大家伙挖起來的,是古縣村老人會的一幫老人。
我們好幾年前就在村子里到處考察,看哪里可以挖到烏木。 孫裕大向東南快報記者介紹,早在前幾年,他們就注意到,本次挖掘出 烏木 的地方有一小塊木頭,但一直不知道多大。去年12月,他們下定決心要將它挖出來,沒想到越往下挖發(fā)現越大,最后竟動用起了挖掘機,才將這塊木頭挖出來。
我們稱過了,有15噸。 他說,不但如此,他們還將木頭取樣,送到廈門烏木專家處鑒定,被告知這塊木頭被埋在地底下有1700到1800年的歷史了。不過,老人沒有向東南快報記者提供該專家的聯系方式。
古縣村挖出 烏木 的消息不脛而走。據孫裕大介紹,已經有人到村子里出價80萬到100萬元,但都被他們拒絕了。
專家說法是否是烏木還不好下定論
昨日,霞浦縣博物館館長吳春明在接受東南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霞浦縣政府對溫麻縣的文物古跡的考古發(fā)掘數十年以來一直在進行,從2008年持續(xù)至今的全國文物普查,吳春明曾多次帶隊來到古縣村進行調查,發(fā)掘了不少重要文物。 在古縣村一帶,從古縣村一直到長沙村,群眾日常勞作中發(fā)現地下埋藏著大量雜木。 吳春明說,這些雜木堆分布面積廣闊,還在其中發(fā)現有銅箭簇、長劍、銅帶勾、銅臿等4件青銅器。
但對于村民們本次挖掘出來的木材究竟是否為烏木,吳春明表示由于自己沒有看到實物,不好下定論。 究竟是不是烏木,需要對其周邊的環(huán)境、地質及木頭本身進行勘測,才能知道最終結果。
省考古隊專家表示,和烏木相關的工作,一般是由林業(yè)部門來進行。而霞浦縣林業(yè)局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向東南快報記者表示,烏木的形成時間一般是在3000年以上,對于本次古縣村挖出的這塊木頭的相關情況,則回應 不清楚 。
廣州一家鑒寶行業(yè)的工作人員介紹,烏木有 東方神木 和 植物木乃伊 之稱。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處。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在缺氧、高壓狀態(tài)下,并在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長達成千上萬年炭化過程形成烏木,故又稱 炭化木 。古縣村挖出來的這塊,如果真的有1700年左右的掩埋歷史,很有可能就是烏木,但對于其具體價值,還需要鑒定后才能得出結論。
霞浦縣沙江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表示,第一次碰到此類事件,正在考慮如何處理。
信息首發(fā):老人自稱挖出15噸烏木 有人出價100萬購買遭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