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人2天籌錢超40萬元 送糧進地震重災區(qū)
尼泊爾努瓦科特的K haranitar村村民背著領到的救災大米走在回家路上。 南都記者 譚慶駒 攝
當?shù)貢r間5月1日21時30分許,在尼泊爾加雷縣的刀拉爾卡特大橋附近,趙攀與R avi終于等來了運糧車。這比他們預計的時間晚了近5個小時。趙攀是河南開封人,R avi是尼泊爾人,他們都是在加德滿都經(jīng)商的中國商人陳軍的員工。地震發(fā)生后,陳軍通過微信朋友圈向朋友籌款,購買糧食送往重災區(qū)。4月29日,陳軍及其妻子李季已將第一批糧食送往臨近震中廓爾喀的努瓦科特縣K haranitar村。此次,陳軍讓趙攀、R avi送糧的目的地是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往東約70公里的加雷縣K olati村。
Ravi的老家
95%的房屋倒塌,425戶家庭等待救援,因處在深山,道路通訊不暢,災情上報后再無下文
陳軍震后組織送糧得從R avi說起。R avi是尼泊爾努瓦科特縣K haranitar村人,35歲,在陳軍手下工作已經(jīng)三年多。4月25日中午,8 .1級大地震來襲時,陳軍與R avi正開車到博卡拉的山上休假。R avi說,車在平路上開著,突然左右搖晃,附近的人紛紛跑到路中央,發(fā)出陣陣尖叫。
當時,陳軍的妻子李季也在車內(nèi),她用中文大喊 地震了,我不知道什么意思,后來才明白這是跟81年前一樣的災難。 81年前,同樣是8.1級地震襲擊尼泊爾,導致1萬多人遇難。Ravi第一時間想到給妻子打電話。妻子住在加德滿都的郊區(qū),懷著孕,再過一個月孩子就要出世。妻子報了平安,但Ravi生活在老家的父母失去了聯(lián)系。
4月25日晚上,R avi與陳軍夫婦在博卡拉一個酒店外的空闊地避難。Ravi發(fā)現(xiàn),博卡拉的災情并不嚴重,幾無房屋倒塌,也沒見人員傷亡。但他從社交工具上看到加德滿都遭遇各種重創(chuàng)的消息,令他忐忑難安 老家位于博卡拉跟加德滿都之間的地帶,情況到底如何?Ravi給父母撥了幾十個電話,直到手機沒電仍未聯(lián)系上。
R avi一下子就哭了出來。 這是同事趙攀描述R avi掛掉父母電話后的第一反應。4月26日上午,R avi打通老家的電話,父母告知村里的房子基本垮了,好幾個人遇難。Ravi的父母都年過七旬,身體虛弱,Ravi決定回家接他們到加德滿都避難,遂向陳軍請假。為保障安全,陳軍讓趙攀跟Ravi同行。趙攀描述,一路上Ravi不說話, 經(jīng)過幾處塌方時,他的神情變得越來越緊張 。這與Ravi的性格不符,日常里他是公司的 開心果 ,最擅長開玩笑。
4月26日下午6時許,R avi到家了。他回憶,村里寄托其兒時記憶的地方均成了廢墟,老家房子沒了,村頭小賣部垮了,村小學也有幾堵墻變成了碎磚。很慶幸,地震當天周六放假,沒有學生傷亡。村里的警察提供數(shù)據(jù)顯示,K haranitar村在地震中7人死亡,4人受傷,95%的房屋倒塌,425戶家庭等待救援。
趙攀、R avi拍回的照片與視頻打動了陳軍,那種廢墟的悲慘與博卡拉、加德滿都等城市的災后景象形成鮮明對比。陳軍跟妻子商量后決定捐助該村200戶受災家庭一個月的糧食,并在微信朋友圈內(nèi)發(fā)出倡議,呼吁為Ravi的村子籌款購糧。
籌款出乎意料地順利,半天時間就籌到救援2000戶受災家庭的資金,捐助者多是陳軍在國內(nèi)生意圈上的朋友。陳軍從事邊貿(mào)、報關、機票代理等業(yè)務,幾個電話就聯(lián)系到印尼邊境上的糧食商人。他說,若沒有邊貿(mào)人脈,在這種特殊時期買到大批糧食是很困難的。
4月29日,陳軍夫婦跟R avi將400多戶的救濟糧送到村里,每戶按 30公斤大米+3公斤豆子+1公斤鹽 分發(fā)。當?shù)鼐煺f這是災后進村的第一批物資,因處在深山,道路通訊不暢,災情上報后再無下文。尼泊爾政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因為加德滿都機場承載能力有限,國外大批救援物資無法運入,受災嚴重的山區(qū)城鎮(zhèn)也無法得到及時救濟。
等待糧食
陳軍向尼泊爾朋友圈放了風,征集受災嚴重的村莊信息,以便對口救援,各方人士登門反饋災情
陳軍夫婦倡議的籌款行動,兩天時間進賬資金超過40萬元人民幣。陳軍的妻子李季說,原本只想幫Ravi的村子解決燃眉之急,如今卻要為多出的資金使用問題發(fā)愁, 朋友信任我們,積極捐款,我們也要對得起他們。
陳軍向加德滿都的尼泊爾朋友圈放了風,征集受災嚴重的村莊信息,以便對口救援。其后,陳軍家門庭若市,各方人士登門反饋災情。多番比較,陳軍決定把第二批物資運往加雷縣K olati村。這是一名醫(yī)生提供的信息,村里房屋倒塌95%以上,傷亡不明。該村位于加雷縣與新圖巴爾恰克縣交界帶。尼泊爾政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新圖巴爾恰克縣是此次地震受災嚴重區(qū)域,死亡人數(shù)超過兩千。
但是,糧食采購出現(xiàn)問題。Ravi老家的村子距糧食商僅三四個小時車程,運輸較方便,但此次要去的村子在加德滿都往東70公里之外,10多個小時車程,路況未明。趙攀、R avi從加德滿都出發(fā)時間由原定5月1日清晨6時,一直推遲到下午2時。沿途可見加德滿都城內(nèi)搜救基本結束,挖掘機開始進入廢墟;大巴車站人潮洶涌,多數(shù)是急著回山區(qū)的打工者,此前被輿論誤解為加德滿都的逃離者;往山區(qū)路上有摩托車隊載著防水布全速趕路,雨季將至,沒得到救援的村莊只能自救。
R avi說,尼泊爾人對政府的救援不抱太大希望,地震一過就已經(jīng)開始自主重建, 他們不會想那么多,也管不了余震的風險。 5月1日下午4時許,趙攀、R avi一行到達與糧食商提前約定的地方,刀拉爾卡特大橋,一座中國與尼泊爾在1966年合建的大橋。
等待,打電話,仍是等待……糧食運送隊在中途遇到塌方,還在應急處理。太陽落山,天色漸漸暗下,趙攀、Ravi拿著餅干到一個路邊空地吃起晚餐。Ravi的手機幾乎沒放下過,運糧隊、陳軍、朋友、妻子不斷打來電話。Ravi說,如今最想的是陪著臨產(chǎn)的妻子,但又不得不幫著把糧食送到其他災民手里, 我的村子得到了幫助,我很感恩,也需要讓其他人收到糧食。 當晚9時30分左右,運糧隊終于到了,天色已晚,無法進村。R avi、趙攀決定先找個地方休息,次日早上再趕往K olati村。
救災變扶貧
Kolati村的災情與此前了解的不一致,村子里的確缺糧,但主要是因長期貧困所致,并非地震直接帶來的
進K olati村難,要從刀拉爾卡特大橋所在的河谷翻兩座山。一條五六米寬的崎嶇山路,一邊是河谷,一邊是懸崖,車子顛簸著往山上爬。趙攀是個曾走過川藏線的開車好手,但仍感慨這條路是前所未見的險。在這里,人們進出多靠步行,途中所遇的當?shù)鼐仍犚矡o法運入任何物資。由刀拉爾卡特大橋到K olati村不到8公里,趙攀、R avi的運糧車卻走了近兩個小時。
5月2日上午9時,運糧車抵達目的地。這個村子有365戶居民,房屋分散在三個山頭或山間,一眼可望見對面卻需走上半天。村子的警長B iknem介紹,在地震中村里有8人死亡,全是60歲以上的老人, 年輕人很多出去打工了,只有老人、孩子在家。
這里的災情與趙攀、R avi此前了解到的并不一致,盡管很多房子出現(xiàn)裂痕,但真正倒塌的不到總數(shù)的10%。村子里的確缺糧,但主要是因長期貧困所致,并非地震直接帶來的。 這怎么搞?救災變成扶貧了。 趙攀有些不知所措,給陳軍打電話商量,沒有信號。
Ravi有些生氣,他感覺受騙了,而糧食幾經(jīng)周折已經(jīng)運到,已與當?shù)鼐炀謱?,不可能再運回去,只得硬著頭皮分發(fā)。R avi說,發(fā)給這些村民也是一件好事情,但這筆購糧資金主要是針對災民,現(xiàn)在這樣處理總感覺沒把他們的心意送到最合適的地方。
這是一次信息不對稱導致的 遺憾救援 ,中國到尼泊爾救災的民間救援隊、基金會也遭遇著類似困境。很多公益組織的前線負責人說,知道還有災情更嚴重的地方需要救援,但因為不掌握各村具體災情,沒法作出對應計劃。如今,大多數(shù)中國公益組織仍集聚在加德滿都展開工作。
5月2日下午,趙攀、R avi回到住所,苦笑著跟陳軍講述K olati村的情況。對此,陳軍無可奈何,只頻頻對著妻子說 還是得我們親眼看到才行 。此時,恰有一個尼泊爾朋友在向陳軍求助,他說老家的村子有10多人死亡,90%房屋倒塌,希望向那里運糧。陳軍猶豫了,他不敢再輕易做出決定,他讓那個尼泊爾朋友先到老家拍些照片、視頻,回頭再合計。
與此同時,陳軍的妻子李季決定不再接收捐款。她說,如今電力網(wǎng)絡等已經(jīng)恢復,自己的公司也需逐步恢復運營,無法脫離生意再撲到災區(qū)救援上, 我們也得生存,只能盡一份心,沒辦法像公益組織一樣做得長久。 5月3日早上,陳軍親自帶隊送出第三批糧食,地點是R avi老家附近的一個村子,那里嚴重的災情,他曾親眼看見。
信息首發(fā):中國商人2天籌錢超40萬元 送糧進地震重災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