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經濟寶礦:還能挖出3個中國GDP
女性是為“這個世界上最未充分利用和能起到杠桿作用的資源。她們更富有、更健康、更有影響力和更有創(chuàng)造力——在美國乃至全世界,女性都代表了最有力的經濟力量之一。”
雙11當天,零點僅過72秒,淘寶天貓平臺的在線交易額突破10億;12分28秒,交易額突破100億。全世界都在圍觀中國的"剁手節(jié)",電腦和移動屏幕背后的“敗家女人們”再一次讓馬云成為全世界最羨慕的男人。據(jù)天貓國際披露,自今年十月中旬,參與“雙十一”預售的有逾七成為女性,年齡由23歲到35歲不等。
如果你認為女性只是托起了一個馬云,那未免也太過天真。實際上,女性對全世界經濟發(fā)展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近期,Business Insider網站就發(fā)表了題為《女人將成為下一個拉動世界經濟的引擎》的文章稱,女性是為“這個世界上最未充分利用和能起到杠桿作用的資源。她們更富有、更健康、更有影響力和更有創(chuàng)造力——在美國乃至全世界,女性都代表了最有力的經濟力量之一。”
根據(jù)US Trust的數(shù)據(jù),全球女性收入在2014年達到15萬億美元。這要比除美國以外的任何一個經濟體的規(guī)模都要大,比中國的經濟規(guī)模大40%。
這并不是全部。要知道,這個女性收入的數(shù)據(jù)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首先,跟男性相比,女性的就業(yè)率并不高。聯(lián)合國的研究報告指出,世界上,而只有一半的女性擁有工作,而且在全球來看,低收入工作中里有60%是女人在從事。奧緯咨詢公司(Oliver Wyman)在2014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全球150家大型金融機構里,女性執(zhí)行委員的占比只有13%,而女性CEO的比例更低,僅為4%。
在女性就業(yè)率不高的這方面,經濟學上還有個有意思的曲線,叫做“M型曲線”,是指女性的就業(yè)率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呈現(xiàn)M型。曲線形成原因是女性在育兒期大多數(shù)都會暫時離開職場。在主要國家中,日本被認為“M型曲線”特征明顯。目前來看,30至35歲左右的日本女性參與工作的比率要比20歲-30歲,以及35歲以后的女性參與工作的比率低。原因就是,這個年齡的女性在家照顧孩子的比例比較高,等孩子長大之后,又會有一部分女性回歸職場。
其次,即便從事同樣的工作,女性在收入上也會比男性要少。2014年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平均而言,同一職位上,女性的收入比男性少10% -30%。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報告,這份報告指出如果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中擁有與男性完全一樣的地位,那么2025年的全球年度GDP將增加28萬億美元,這是一個驚人的數(shù)字。
具體來說,經合組織(OECD)預計,若消除OECD國家的性別差異,該組織國家GDP可以提升12%。還是拿日本為例,OECD預計,消除日本的性別差異可以在15年的時間里使該國的GDP增加大約20%,就算僅僅縮小50%也能增加11%的GDP。
在英國,勞動力市場的性別平等可以在2030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提高10%。
情況正在不斷進步中。比如,近期英國財政部經濟秘書Harriett Baldwin就剛公開表示:“我知道,有很多聰明且才能卓著的婦女都被排除在外,其卓越的技能是企業(yè)的巨大資產。”一份針對金融行業(yè)女性數(shù)量的英國政府調查報告還指出,倫敦金融服務企業(yè)的高管獎金將取決于其擔任高管職位的女性數(shù)量。上述調查報告正是英國政府提高該國經濟勞動生產率所采取的舉措之一,這些舉措還包括提高婦女員工代表的數(shù)量。 正如在文章開始所提,當女性被看做下一個拉動世界經濟引擎的被更多國家意識到時,相信挖掘這塊巨大經濟發(fā)展動力的國家行為會越來越多。
信息首發(fā):女性經濟寶礦:還能挖出3個中國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