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陳忠實去世《白鹿原》作者(4)
我很自信,又很自卑,幾乎沒有勇氣拜訪求教那些藝術家。像柳青這位我十分尊敬的作家,在他生前,我也一直沒有勇氣去拜訪,盡管如我是他的崇拜者。我在愛上文學的同時期,就知道了人類存在著天才的極大差別。這個天才攪和得我十分矛盾而又痛苦,每一次接到退稿信的第一反應,就是越來越清楚地確信自己屬于非天才類型。尤其想到劉紹棠戴著紅領巾時就蜚聲文壇的難以理解的事實,我甚至悲哀起來了。我用魯迅先生“天才即勤奮”的哲理與自己頭腦中那個威脅極大的天才的魔影相抗衡,而終于堅持不輟。如果魯迅先生不是欺騙,我愿意付出世界上最勤奮的人所能付出的全部苦心和苦力,以彌補先天的不足。
我發(fā)表的第一篇習作是散文《夜過流沙溝》,1965年初刊載于《西安晚報》副刊上。第一篇作品的發(fā)表,首先使我從自卑的痛苦折磨中站立起來,自信第一次擊敗了自卑。我仍然相信我不會成為大手筆,但作為追求,我第一次可以向社會發(fā)表我的哪怕是十分微不足道的聲音了。我確信契訶夫的話:“大狗小狗都要叫,就按上帝給它的嗓子叫好了。”我不敢確信自己會是一個大“狗”,但起碼是一個“狗”了!反正我開始叫了!1965年我連續(xù)發(fā)表了五六篇散文,雖然明白離一個作家的距離仍然十分遙遠,可是信心卻無疑地更加堅定了。
信息首發(fā):著名作家陳忠實去世《白鹿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