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jié)氣是什么意思?大暑三候是什么?
你知道嗎,明天就是大暑節(jié)氣了!但是,你對中國的節(jié)氣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大暑節(jié)氣是什么意思嗎?大暑三候是什么?
明日大暑,也迎來了今年最熱的日子。
“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大暑時節(jié)常“極端的熱”,晴朗時酷熱難耐,陰雨時悶得難受。
大暑節(jié)氣是什么意思?
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時為“大暑”節(jié)氣。
“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jié)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一年中最熱時期,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
大暑氣候特征是什么?
大暑氣候特征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國很多地區(qū),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
大暑三候是什么?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
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信息首發(fā):大暑節(jié)氣是什么意思?大暑三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