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限外”再出招“候鳥”車主憂心影響工作
8月1 7日,深圳交警發(fā)布最新“限外”措施:外地車限行區(qū)域由目前的“原特區(qū)內、部分原特區(qū)外地區(qū)”擴展至深圳全市范圍(高速公路及進出口岸、機場的部分道路除外),限行時間自2017年8月21日至2018年1月31日,外地車限行時間不變,仍為工作日早晚高峰7:00-9:00,17:30-19:30,其中,2017年8月21日至8月31日為執(zhí)法緩沖期,9月1日起正式執(zhí)法。
記者采集的最新民調數(shù)據(jù)顯示,絕大多數(shù)持有本地車牌的居民認為擴大“限外令”對他們的出行并未造成明顯影響;而不少正在等待搖號的市民則認為外地車限行范圍的擴大會導致參與本地車牌搖號的人數(shù)持續(xù)增長,使得中簽率更低;而對于工作在外地居住在深圳的市民而言,這一措施將給他們的工作出行帶來困擾。
深圳交警:外地車使用保持高增長態(tài)勢需抑制
2014年12月29日,深圳實施小汽車增量調控措施,有效期暫定5年;2015年2月1日,深圳開始“限外”:工作日早高峰(7:00-9:00)、晚高峰(17:30-19:30)期間,在深圳福田區(qū)、羅湖區(qū)、南山區(qū)、鹽田區(qū)4個行政區(qū)域內的所有道路上,非深圳核發(fā)機動車號牌的小型、微型載客汽車須按規(guī)定路線和區(qū)域行駛;2016年4月15日,深圳“限外”區(qū)域新增加了龍崗、寶安、龍華、光明、坪山、大鵬新區(qū)等行政區(qū)的部分區(qū)域和道路,達到全市10區(qū)限行。
深圳交警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全市路網(wǎng)日均出行外地車數(shù)量為60 .17萬輛,比2016年增加36.38%;占日均出行車輛總數(shù)的36 .39%,比2016年增加27.55%.其中,日均本地化使用外地小車數(shù)量362828輛,比20 16年增加6 3 .2 3 %;占日均出行外地車數(shù)量60 .3%,比2016年增加19.69%。
深圳交警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擴大“限外”區(qū)域是由于強化大氣污染防治的工作需要,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也需要配套政策加以引導。此外,由于外地車使用保持高增長態(tài)勢,深圳交警方面也表示,需要采取有效抑制措施,新一輪的城市建設高潮主要集中于原特區(qū)外地區(qū),也亟須從需求端入手前瞻性調控全市交通需求。
搖號者:擔心深圳車牌搖號中簽率將走低
8月28日,深圳第8期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搖號結果出爐:個人小汽車類中,本期共有737274人參與搖號,競爭2933個車牌,中簽率為0 .397%;單位普通小汽車類,有效編碼為10892個,增量指標400個,中簽率為3.7%。而另一方面,競拍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均價屢屢沖破5萬元。
市民申先生目前正在學車,即將參與深圳車牌的搖號,針對擴大“限外令”這一措施的發(fā)布,他認為短期內不會對個人造成太大的影響,畢竟搖號中簽率實在太低,現(xiàn)在考慮這一層影響有些為時過早。而對于住在龍崗、在羅湖上班的劉小姐而言,這一措施讓已經參與搖號兩年的她深感無奈。限外令擴大范圍后,必然會有更多人加入到搖號大軍中來,中簽率將更低。
市民看法:緩解交通擁堵,還得靠完善公共交通
由于工作地點在東莞,市民劉先生每天都要往返于深圳和東莞之間,持有汕頭市車牌的他表示,平常坐班車上下班的機會比較多,只有遇到特殊情況才會自駕出行。但從長期來看,他認為“限外令”的擴大弊大于利,“我身邊的很多同事都是持外地車牌,無法開車上班,公交車擠不上去,地鐵排隊又耗時,如果遇到工作上的急事,不得已還是會選擇冒著被罰款的風險開車上路。”
當被問及“是否會考慮購買電動汽車”,劉先生表示會考慮,但是電動汽車的駕駛里程有限,且急加速和爬陡坡等性能都不及機動汽車,充電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加之深圳市內尚未大面積建設充電樁,電動汽車充電難的問題無法得到解決,想要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還存在難度。劉先生強調,限外令擴大后,是否能緩解市內交通擁堵情況尚存疑問,“歸根究底,加強建設深圳的公共交通環(huán)境,完善城市規(guī)劃,才能從根本上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順應城市的發(fā)展趨勢。”
家住羅湖區(qū)翠竹街道的趙先生介紹,他的兩個兒子都持有本地車牌,但平常多是坐公交或地鐵上下班,很少開車出行。作為羅湖的老市民,他認為雖然“限外令”不能完全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但擴大“限外令”對于緩解城區(qū)擁堵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今城市道路年年擴建,年年修改,道路承載量基本飽和。深圳的外地車總量大、占比高,政府擴大‘限外令’實在是迫于無奈。”趙先生對“限外令”也表示了理解。記者了解到,除了“限外令”,政府機關單位大力壓縮公車擁有量,倡導綠色出行,推廣新能源汽車,多方治理城市擁堵,實際上也是為市民快捷出行提供便利,同時提高城市發(fā)展的速度和效率。
信息首發(fā):深圳“限外”再出招“候鳥”車主憂心影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