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承認在華行賄 僅向美國支付罰款遭質疑
據報道,取得我國首張直銷牌照的雅芳中國公司承認在華行賄,同意向美國支付1.35億美元了結案件。雅芳在華行賄多年,美國罰中國卻不罰,這一怪象引發(fā)眾多博友熱議。博友認為,我國相關部門必須及時亮劍,進行反商業(yè)賄賂調查并加大打擊力度,完善相關法律并制定《反商業(yè)賄賂法》,讓在華外企不敢行賄。
外企在華行賄并不鮮見
有博友稱,雅芳行賄中國官員違反中國法律,為什么沒公布雅芳賄賂了哪些機構部門,反而是美國先查出雅芳賄賂犯罪行為,讓人感到奇怪。
其實,類似事情并不新鮮,在雅芳案之前,包括很多國際大牌企業(yè)在內,都在華傳出了腐敗賄賂事件,諸如家樂福、西門子、朗訊等等。涉賄藥企就更多,比如葛蘭素史克、強生、輝瑞等。輝瑞更是因商業(yè)賄賂曾被美國司法部門處以23億美元的巨額罰單。 博友 薛永民觀察 表示。
有博友認為,近年來外企在華行賄似乎陷入怪圈,國外司法部門發(fā)布相關案件公告,調查并處罰后,企業(yè)在中國國內卻沒有為行賄擔責。
加快制定《反商業(yè)賄賂法》
這個事情不能一直沒有個說法。 博友 傳媒老王 表示,雖然 雅芳賄賂門 已經曝光6年,但至今也不知道雅芳到底賄賂了哪些官員,更不要說受賄者被追究刑事責任了。
博友 夜半挑燈看吳鉤 表示,應加大對行賄者的處罰力度,讓外企在中國老老實實、安分守己,完全憑借自己的實力打拼。
博友 葉娜 認為,對于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行賄行為,有關部門不僅對行賄方沒有任何動作,就連受賄者也鮮見曝光或受查處。在這背后,我國沒有《反商業(yè)賄賂法》,在打擊商業(yè)賄賂上就顯得捉襟見肘,力不從心。
相關部門必須亮劍
雅芳行賄在中國沒事,有關部門應該對社會有個交代。 博友 肖瀟 表示,因為雅芳行賄不是發(fā)生在美國,而是發(fā)生在中國,對于外企在華行賄一事,不能只看到美國方面的嚴厲查處,更要看到中國方面的嚴厲查處。
博友 財經論道 認為,雅芳行賄中國官員,破壞了中國市場競爭公平性,司法機關在打擊外企行賄方面也要有 打老虎 的決心。
博友 梁貴怡 認為,相關監(jiān)管部門不能再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必須亮劍,也應對類似案件進行嚴厲查處并進行信息公開,讓所有企業(yè)在透明開放的環(huán)境中公平競爭。
博友 巍巍青山 表示,行賄者為什么敢行賄?受賄者為什么敢受賄?這是制度設計的問題。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堵住制度漏洞,落實監(jiān)督執(zhí)行是關鍵。
- 深圳市自卸車協(xié)會會長行賄13.5萬元受審
- 為了攬工程行賄700萬 一審被判刑8年 二審稱對方索賄
- 起底劉鐵男案行賄者恒逸石化:曾因操縱股價被罰
- 山西煤老板向官員行賄400萬被拒后改送1000萬
- 深圳三民警幫逃犯撤銷追逃 行賄人彭育兵獲無期徒刑
- 佛山教練送錢保學員過關 3年行賄14民警61萬
- 葉虔受賄200多萬當庭認罪 曾向梁道行行賄港幣68萬元
- 東莞收垃圾的被控向政法官員行賄429萬
信息首發(fā):雅芳承認在華行賄 僅向美國支付罰款遭質疑
雅芳 行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