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陷水浸成暴雨例牌 過后應當反思
深圳“8·30”特大暴雨過后,給深圳市民帶來難以預料的災害——地陷、泥石流、水浸停車場乃至2人身亡,這也引起人們對應對暴雨的反思。
暴雨過去的這兩天,深圳仍然雷雨連綿,我們在救災的同時,也應該靜下來想想,在災難中我們能吸取什么教訓?天災不可避免,但人為的因素卻可以讓災害的影響減到最低。
根據(jù)深圳市氣象臺預計,周末期間深圳仍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昨日下午全市又進入暴雨防御狀態(tài)。本報提醒市民提高防范意識,更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從這次暴雨中吸取教訓,在下一次特殊天氣來臨時,深圳不再有地陷、不再有塌方,不再有任何傷亡發(fā)生。
深圳“8·30”特大暴雨過后,給深圳市民帶來難以預料的災害——地陷、泥石流、水浸停車場乃至2人身亡,這也引起人們對應對暴雨的反思:
【追問1】
為何每次暴雨都伴隨“地陷”?
事件:地陷咬住滿載公交
前日9時44分左右,福田區(qū)梅華路下梅林市場西往東方向,行車路面突然塌陷出一面積約12平方米、深3米的大坑,死死“咬”住了一輛滿載乘客、正在行駛的公交車兩后輪。據(jù)悉,車內乘客受到驚嚇并迅速撤離,沒有傷亡情況報告。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被地下水沖刷導致內部掏空的“地洞”,足可吞入半個公交車。當天14時許,地陷原因查明。深圳市水務集團工作人員介紹,地面下磚混結構的老舊“箱涵”破裂為主因。由于建設時設計標準較低,兩側為磚墻結構,可能在出現(xiàn)破裂后,地下水不斷沖刷將泥土掏空。
析因:
罪魁:地下管線老化破損
大暴雨后路面塌陷,幾乎成了深圳今年的“例牌菜”,今年1月27日至今,深圳先后發(fā)生10余次地陷,其中3次地陷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
深圳市水務集團的工作人員透露,不少事發(fā)周邊小區(qū)屬于深圳老城區(qū),部分鋪設在地下的管線早已腐蝕嚴重。不容忽視的是,地下暗渠的破損老化,成了導致地陷頻發(fā)的“元兇”。
水務集團透露,目前,已在全市篩選出可能存在隱患的138條排水管渠(總長為127公里),并計劃年內采用專業(yè)的檢測設備完成其結構性狀況檢查工作。
據(jù)了解,這138條排水管渠分別存在出現(xiàn)破裂、凹陷,上下游水位、水量差別較大等問題,大多集中在原特區(qū)內。
【追問2】
暴雨來前無預警?
據(jù)有關部門粗略統(tǒng)計,這次暴雨當天至少有數(shù)十萬上班族被堵在了上班途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暴雨有多嚴重。那么,是否暴雨來之前氣象臺沒有預警呢?
據(jù)了解,深圳市氣象臺于前日凌晨2:55在全市發(fā)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3:25在福田、羅湖、南山、坪山升級為暴雨橙色預警,5:45在寶安、龍華、布吉、坂田、南灣、平湖升級為暴雨橙色預警。6:40在福田、羅湖、光明、松崗、龍華、布吉、觀瀾、民治、坂田升級為暴雨紅色預警。另外于5:30聯(lián)合有關部門在中西部地區(qū)發(fā)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三級(黃色)預警,6:45升級為二級(橙色)預警。
不過,雖然氣象臺預警了,但仍有很多市民對災害不清楚。所以,如何提高災害預警的傳播力度,是有關部門應該繼續(xù)加強的工作。
【追問3】
為何沙嚇村一遇中雨就受災?
事件:村內水最高2米 300人被困
此次暴雨災害中,民治街道沙嚇村受災嚴重,水最高2米,300余人被困水中,幾十輛車被水浸損壞,還有一人觸電死亡,多家商戶遭遇嚴重損失。
昨日下午,記者在沙嚇村看到,觸電身亡的小伙子所在的“金色發(fā)廊”空無一人,外面用紙板擋著。旁邊一家成人用品店的老板把鍋碗瓢盆都搬到了門口,他告訴記者:“從今年5月份到現(xiàn)在已經有三次災害了,這次尤其嚴重,反映多次都沒有解決。”
一些店鋪的員工表示,沙嚇水浸問題存在了20多年,但一直沒解決,哪怕只有中雨都會受災。一家百貨商店的黃先生說,之所以會產生積水,是下雨后旁邊民治河的水位上漲,河水漫到岸上所致,問題存在了很多年。
析因:
罪魁:河道行洪能力差沒立項改造
民治街道水務管理中心主任謝鋒表示,民治河排水還是20年前的老設計,隨著城市建設的發(fā)展,河道已不能及時將水排出,行洪能力不強,逢雨必澇,內澇問題長期存在。
由于沙嚇村地處低洼地帶,民治河排水能力不足,一直都是民治街道最嚴重的內澇點,這一情況要等到民治河改造工程完工后才能得以改善。“2008年我們就著手考慮重修河道了,但這需要大量的資金,之前沒有立項,所以一直都沒有正式修,現(xiàn)在正在進行改造。”謝鋒說。
信息首發(fā):[深圳]地陷水浸成暴雨例牌 過后應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