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租司機(jī)艱辛生活:像“無腳鳥” 終生辛勞(4)
丁未稱之為 進(jìn)行了一次 攸縣化的空間建構(gòu) 。
老肖無意中參與了建構(gòu)。他聽從姐夫召喚,坐著大巴,顛簸20多個小時,從家鄉(xiāng)來到石廈。一年后,同村的小學(xué)同學(xué)又來投靠他。
司機(jī)劉華為丁未提供過一個 劉氏家族流動圖 。先是劉華的大姨父,1989年到深圳開大巴,后轉(zhuǎn)開出租車;接著劉華的父親投奔而來。此后,劉華的兩個叔叔和小姨父也到深圳當(dāng)?shù)母纭?997年,劉華跟著父親到石廈跑車,不久3名同村人也跟過來。2004年,劉華的弟弟也來到深圳,仍是跑出租。
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從上世紀(jì)90年代以來,石廈村長期住著3000余名攸縣籍出租車司機(jī)。加上家屬及其他生意人,石廈的攸縣人達(dá)到上萬人,約占總?cè)丝诘娜种?。這使得石廈村成為遠(yuǎn)近聞名的 攸縣村 ,又稱 攸縣的哥村 。攸縣還在此成立了 流動黨支部 。
只要在村里走一趟,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湖南氣息。村子里始終飄著一股辣椒味。這里的菜市場有香干、臘肉等湖南特色食品,湘菜館也出現(xiàn)幾家。有幾家商店,甚至直接在廣告紙上打出 攸縣 字樣。
打牌是許多攸縣人熱衷的娛樂方式。大榕樹下從早到晚都有人打牌,一問,多是攸縣人。還有幾家棋牌室,也有不少攸縣人在玩。
500名本地人紛紛搬出去。在城市化發(fā)展過程中,很多本地人成為富翁,從農(nóng)民變?yōu)槌鲎夥课莸臉I(yè)主?,F(xiàn)在這個村子共蓋起400多棟樓、一萬多間房。
樓挨著樓,有的樓房之間,僅容一個人穿行。有一棟樓房,就著地形蓋成菱形。一次,村中有地方失火,消防車根本進(jìn)不來。好在大家齊心協(xié)力,撲滅了火,沒造成太大損失。后來,政府決定對石廈村進(jìn)行改造,有的房屋正在被拆除。
老肖到深圳后,先是在姐夫家客廳打地鋪。
嚴(yán)格說來,姐夫在石廈村并沒有家。他和另外一名攸縣老鄉(xiāng),共同租住了一個小兩居室,兩家4口人一起生活。這個兩居室,大約40平方米,每個房間不過10平方米。擺上一張雙人床、一張桌子和一個簡單的衣柜后,可供騰挪的地方不大。
打地鋪是攸縣人接待新人的一個慣例,一個客廳擠三五人是常有的事兒。合租伙伴通常都會同意,因?yàn)檎f不定以后自己也會有親友投靠。就在老肖搬走后不久,姐夫家的客廳又住進(jìn)一人,是另一家的親戚。
信息首發(fā):深圳出租司機(jī)艱辛生活:像“無腳鳥” 終生辛勞